超級電容為什不能取代電池?
超級電容在特定場合已經可以取代作為儲能設備代替電池了,比如武漢的有軌電車,每到一站都可以快速充電。缺點是能量密度還是偏低,畢竟電池化學儲能,比之能量密度還是高不少,再一個電容輸出電壓是線性下降的,不像電池,整個循環中,電壓相對比較穩定,這樣,超級電容對應的電路方面就比較復雜。當然,Z核心的還是能量密度問題。
兩個超級電容,串聯后充電到5v,放電到0.5v左右,放電容量在1700mAh左右,由于電容放電是直線,按平均電壓(5-0.5)/2=2.25v計算,放電能量只有大約3.9Wh,遠小于一只18650鋰電池(按Z入門的2000mAh計算)7. 2Wh。而這個電容尺寸比18650電池大幾十倍。
預測超級電容器可以摧毀鋰離子電池市場。認為超級電容器的進步比鋰離子電池快得多。
超級電容器不需要全部達到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來吞噬電池市場。也許電池市場的百分之一已經被取代,因為這百分之一的能量密度持續時間更長,而且安全,還有10倍的功率密度。在中國的一些公交車上,超級電容器已經取代了鋰離子電池,但因前期價格高昂,超級電容器的銷量比鋰離子電池低3%?!?/span>
超級電容作為一種介于傳統電容器與電池之間、具有特殊性能的電源,超級電容具有充放電速度快,循環使用次數超長等優點。同樣是因為環保原因,裝有超級電容的公交車輛、無辮有軌電車正計劃在多個城市大規模推廣。有不少觀點認為,隨著技術的進步,超級電容將能取代電池。
超級電容專家表示:外界對于超級電容的能力存在誤讀。以新能源汽車為例,通常超級電容能夠在汽車啟動和加速環節,補償峰值功率。但決定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關鍵還是鋰電池。在目前的情況下,超級電容和鋰電池存在的是互補關系,誰也不能取代誰。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超級電容能量密度也無法與鋰電池相提并論。